• 江口文化旅游产业纪实:一业带三化 三化促一业
  • 来源:http://www.xiakeyou.cn 编辑:侠客游旅游网 时间:2012-10-21 点击:
  • 秋日的梵净山,层林尽染,热潮激荡。国庆长假的余热尚未完全消退,铜仁市第一届旅发大会暨2012梵净山文化旅游节的大幕即将拉开。

    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江口文化旅游产业火了。2008年该县接待游客27.12万人次、旅游收入10848万元;2011年,激增到280.74万人次、20.4亿元;今年1至9月,达326.41万人次、33.03亿元。

    短短三年,该县旅游人数增长10倍,旅游收入增长20倍。三化同步,旅游振兴。紧扣“一业带三化”战略,江口县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突破,探索了一条符合江口实际的追赶型、调整型、跨越式、可持续发展新路。

    文化旅游产业率先突破

    寨沙,梵净山下一个美丽的侗寨。

    走过太平河上的吊桥,步入崭新的寨门,一座高大的侗家钟鼓楼跃然眼前。周围,一栋栋两层的新木房错落有致,曲径回廊,农家庭院,美不胜收。

    在县直部门的帮助下,年近花甲的夏德贵拆了新房前的老木房,平整了院落,面貌一新,“这样的幸福生活,做梦都梦不到。” “国庆长假,仅餐饮纯收入上万元,加上住宿有两三万元。”其子夏福伟喜滋滋的说。

    2010年,因旅游项目建设,寨沙群众失了地,村民们没想到,梵净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,让他们住上了新房,吃上了旅游饭。

    素有“鱼米之乡、黔东粮仓”之称的江口,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。然而,很长一段时期,该县工业短腿,农业不强,旅游疲软,经济增长乏力。

   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?2009年,江口县委、县政府紧扣科学发展观,谋求经济发展方式之变。以文化旅游产业为突破,带动农业产业化、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园林化的“一业带三化”发展战略应运而生。

    彼时,梵净山索道开通伊始,旅游的拐点显现。

    江口谋定而动。总量小、财力弱,该县打出争取上级投资、银行融资、招商引资等“组合拳”。特别是2010年,该县紧抓第五届贵州旅发大会主会场设在当地的历史机遇,用不到1年时间完成5年才能实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目标。

    该县以文化旅游为重点进行招商,2010年至今,共引进和在建的旅游项目共28个,总投资达89.38亿元,目前已全部启动,到位资金30多亿元。佛教文化苑、生态植物园、国际旅游度假村……一个个重点旅游项目落地生根。

    据初步统计,2008年以来,该县通过多种措施,已投入50多亿元用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。效果立竿见影,江口县旅游软、硬环境极大提升。2011年,全县酒店、宾馆从2009年的39家增至96家,农家乐从42家增至158家,从业人员从2700人增至15000人。

    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城市

    路边的鸽子花形路灯、房屋前的红灯笼、河边树上的彩灯……游客惊喜地发现,黑湾河的晚上亮了起来。亮化工程是该县迎接市“一会一节”的一个项目。“此外,主会场寨沙侗寨改造,坝干旅游商品、餐饮一条街,临时停车场等诸多项目基本已完成。”江口县委副书记余大权告诉记者,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迎接市“一会一节”的召开苦干实干,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显著提升。

    举办大型节会活动并进行高端展示,这是铜仁市以及江口县推介梵净山文化旅游资源,提升梵净山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。该县先后举办“首届金钱杆文化艺术节”、“全国户外运动大赛”、“梵净山导游大赛”、“中国·贵州梵净山佛学研讨会”等系列活动。

    打破区域壁垒,跨区域开展合作。江口联袂黔东南州镇远县、雷山县,打造“梵山净土·醉美西江·古韵镇远”旅游品牌;同时,将梵净山融入凤凰、张家界等大旅游圈,实现共赢。

    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,把文化之“魂”与旅游之“体”有机统一,提升旅游品位。围绕“梵天净土·生态江口”的总体品牌形象,挖掘整理生态、佛教、民俗、红色四大文化内涵,重点打造“生态观光游、佛教文化游、民族风情游、红色文化游”旅游品牌。

    近年来,该县先后获得“五大佛教名山”、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、全国精品旅游示范区等品牌称号。“江口将紧扣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城市这一定位,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,打好生态文化旅游这张牌,开发利用好佛教文化,着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,吸引国内外高端游客。”县长黄霞说,到2015年,力争全县旅游人数达800万人次以上,旅游综合收入达50亿元以上。

    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

    三化同步,一业振兴。江口通过文化旅游的强势推进,带动工业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“三化”同步发展。

    在梵净山村,集吃、住于一体的“农家乐”有120多家,“游客吃什么,就种什么、养什么。”江口顺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,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发展生态茶园、蔬菜、经果林约17万亩,萝卜猪、大鲵、竹鼠、野猪等养殖小区53个。同时,打造以观光、休闲、体验等为主的太平农业科技观光等农业产业园区。

    围绕旅游业,江口做大做强旅游产品、农特产品深加工,重点扶持天然绿色食品、竹木、石材、药材等深加工项目,加大茶叶、矿泉水、蔬菜、牛肉干等生产加工项目建设。为充分利用好紫袍玉带石这一特有的资源,该县引进大型国企中国工艺美术(集团)公司进行深加工。

    在城镇化建设中,该县紧紧围绕山水园林城市的打造,建设景观大道、梵净山公园、河滨景观带等,并着力恢复城市周边的一些景点,实现景城一体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太平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和云舍、寨沙等乡村旅游点逐渐壮大。

    “一业带三化”的同时,该县反弹琵琶,工业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来发展,合力推动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。

    “国发2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把建设梵净山等精品景区和培育‘梵天净土’等旅游度假胜地纳入全省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。”县委书记袁刚说,江口县将把铜仁市“一会一节”办好、办出特色,进一步推进“一业带三化”“三化促一业”发展战略,加快实现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率先突破,奋力后发赶超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。(记者 成嘉廷)

  上海工商 

申明:本网站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旅游信息的服务网站,部分文章或图片取自互联网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立即删除,若未提出,我们将视为认可!我们一直在努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