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独享过数十年辉煌的大理旅游,经历过从旅游目的地沦为旅游中转站的尴尬时光后,已渐渐随着云南省旅游行业“打非治违”和打击强迫及变相强迫消费专项行动的全面展开,因受我省旅游大环境的影响,备受旅游“零负团费”怪圈波及的大理旅游产业,在规范旅游市场行业管理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,让“蝶变”中的大理旅游更显魅力!
查处:72名导游扣分处理
记者了解到,截至10月8日,大理州旅游行业“打非治违”和打击强迫及变相强迫消费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共出动执法人员2860余人次,检查司导人员17800人次,检查旅游车8550辆次,查获涉嫌违规车辆96起,其中非法营运的16起,违法违规营运80起,暂扣涉案车辆14辆,对72名导游进行了扣分处理,吊销导游资质证3人,检查旅游经营单位174户(其中旅行社34家、旅游车公司10家、A级景区12家、旅游购物店15家、星级酒店103家),处罚旅游企业13起(其中旅行社9家、A级景区1家、旅游购物店3家)。
呼吁:旅游条例尽快出台
全省范围内展开的“打非治违”专项行动,受各州市自身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不同,检查力度、推进情况、处罚标准等方面,均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。记者了解到,大理州在开展“打非治违”专项行动期间,由于对外地导游和旅游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无法进行异地处罚,无法形成全省一盘棋的格局。大理州建议,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处罚标准,进一步统一执法尺度,真正形成全省一盘棋的格局。同时建议省局授权各州市,在专项行动期间可以对外地的旅行社和导游进行异地处罚,增强市场整治的震慑作用。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,建议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尽快制定《云南省旅游条例》实施细则,进一步增强执法的依据。
打算:推行标准化规范市场
省旅游局喻顶成局长曾提出:“没有标准就没有服务质量,没有标准就没有市场,没有标准就没有效益,没有标准就没有监管”。旅游市场的监管,不仅“打非治违”专项行动期间需要严查规范,活动结束后依旧需要巩固与严查。记者了解到,为进一步巩固大理州“打非治违”专项行动的成效,大理州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,结合大理州实际,规范客栈经营秩序、旅行社经营行为、规范旅游团队餐饮质量和水平等,提高大理旅游服务质量。
记者获悉,为巩固“打非治违”专项行动的成效,规范旅游市场,大理州下一步将紧紧抓住全省旅游标准化贯标的机遇,以国家旅游局将崇圣寺三塔景区列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单位为契机,全面推行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。在全省出台旅行社、旅游车、导游、客栈等各项标准的基础上,结合大理州实际,尽快出台《大理州农家乐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》、《大理州特色客栈服务规范》等具有大理特色的旅游地方标准,全面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,为全省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。同时以旅游投诉受理为抓手,重点打击各景区(点)、旅行社、旅游购物企业和司导人员强迫及变相强迫游客消费的行为,全力推进“打非治违”专项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