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“我靠重庆”赚足人气 利川旅游广告引网络热议
  • 来源:http://www.xiakeyou.cn 编辑:侠客游旅游网 时间:2012-7-9 点击:
  •  

    图为:公交车身广告(资料图片) 

     

    新闻回放

    公交广告有歧义

    工商部门要求换

    利川市在重庆宣传旅游时,在重庆公交车车身上打出“我靠重庆”广告,引起争议。其实这则广告语的本意是想说,湖北利川紧靠重庆,也就是“我靠近重庆”。然而网络语早已通行的今天,一些网友理解为,湖北利川要靠重庆,也就是,重庆,我靠。

    据悉,湖北利川市旅游局在重庆做了公交车车身广告,并委托重庆某公交广告公司代其发布,此次广告共投放21辆公交车,3个广告主题。主题包括:“我靠重庆,凉城利川;”“热!到利川凉快去;”“重庆42℃,利川24℃。”

    7月1日,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并附上公交车车身广告的图片,并评论称:我靠!重庆。这是近10年最牛的车身广告,你们看到没有?此事立即引起网友关注。

    对此,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民表示,“我靠重庆”中的“我靠”其实有四方面考虑。一是利川与重庆地理位置相近,“紧靠”重庆;二是利川主要的经济流向在重庆,依托重庆、融入重庆、发展利川是利川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;三是重庆是利川旅游的重要客源地,利川旅游发展需要依靠重庆客源;四是利川与重庆的紧密合作关系。孙福民认为,这两个字绝无骂意,也没想过用来炒作。

    鉴于该广告在网络上造成的强烈影响,重庆市工商局要求该公交广告公司迅速撤换该广告,而利川则坚持认为该广告没有恶意,是经过了一系列正规程序审批的,如果强行撤换,将起诉该公交广告公司。于是,“我靠重庆”争议四起。

    网友讨论很热烈

    对此,许多网友也展开了热烈讨论,既有认为重庆朋友想多了的,也有认为利川在炒作的,记者摘录了部分网友的不同观点:

    网友“天马行空”:那“重庆是我家,环保靠大家”这广告语又怎么理解呀。真是想得太多了。

    网友“XPJ”:一个普通的广告,有一些人歪想邪解就有问题了。如果这样,那就什么话都别说了,一旦说出就有人歪搞。只能说歪解的人自己歪了。

    网友“々 只管吃飯”:看不看得懂人家说的意思哦!“靠”的意思是紧挨一起的!都往不好的方面想,那我们利川还好得起来不?

    网友“Panda、”:其实很简单,改一个“我”字即可。将“我”字改成“俺”字,用“俺”字赋予利川一种乡土气息会更贴合凉爽之意;同时也表现了它的纯朴;重点在“俺靠重庆”这四个字不会出现网络歧义……

    网友“长江车轮”:我感觉有炒作之嫌,不是太好。

    专家观点

    切入点好 但应顾虑社会影响

   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认为,这样的广告语,以气候为旅游城市宣传的切入点,具有争议且噱头大,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利川,并且迎合了重庆人希望有凉爽的避暑之地这一心理。

    但这样的广告语容易让目标地重庆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,让人产生歧义,例如“我靠”、“42度”、“24度”这些字眼,不免让人产生广告发布方贬低他人宣传自己的理解。“政府在进行城市旅游宣传时,应采取积极正面的宣传,从亲缘、地缘、人缘等角度着手,以合理的方式及合理的贴近性语言进行表述,但也要顾虑吸引眼球之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。”马勇教授建议。

    按语法看 广告并无恶意

    华中科技大学语言文字学博士张义认为,“我靠”并非起源于网络,但该词在网络中经常出现,经常接触电脑的年轻人,使用得也比较多。

    该词的流行,与周星驰所主演的《大话西游》有着密切联系。单独从“我靠”词义来说,是无厘头的语言,它表示发泄不满、惊奇,以及无所谓的口气。但在“我靠重庆”中,按照语法标准来看,意思应该理解为“我靠近重庆”、“我依靠重庆”、“我依托重庆”等,并非其单独词义,没有恶意。

    违法则撤 但其界定需明确

    湖北万泽律师事务所陈永宁律师认为,依据《广告法》等相关法律规定,当广告内容有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等法律、行政法规禁止的情形时,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有权责令停止发布。

    虽然有违公序良俗的广告是该撤,但是有违的界定是需要明确的。重庆工商局作为广告监督管理机关,在“靠”字出现歧义的情况下,及时行动,反映出对网络文化的尊重及对舆情的重视,但广告是经过正规程序审批通过的,是合法发布,在出现部分质疑的声音就否定其积极性,不利于广告业的健康发展。能否因部分网友对“我靠”的贬义解读,就认定为违反广告法,需重庆工商局予以明确解释说明。记者程翔 实习生韩瑜 李依依

  上海工商 

申明:本网站是为游客提供综合性旅游信息的服务网站,部分文章或图片取自互联网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立即删除,若未提出,我们将视为认可!我们一直在努力